一、《辦法》的編制背景
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意見》提出探索建立面向全國的新技術新產品(服務)采購平臺,強化市場拉動,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應用的市場環境。為推動面向全國的新技術新產品(服務)采購平臺建設,進一步做好新技術新產品(服務)認定工作,市科委會同相關部門,在原《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技術新產品(服務)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認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二、《辦法》的主要特點
一是突出應用導向?!掇k法》由按技術領域征集產品(服務)調整為按應用領域征集,增加文化惠民、健康養老、居民消費等民生領域。建立由各行業主管部門、區縣政府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并請各行業主管部門參與產品(服務)認定,更好的對接應用部門的需求。探索按應用領域發布新技術產品(服務)的目錄,進一步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服務)應用。
二是擴大認定范圍?!掇k法》將新技術新產品(服務)的適用范圍由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擴大至全市,由企業擴大至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掇k法》還統一了產品和服務的認定條件,增加服務認定。
三是簡化認定要求?!掇k法》取消了銷售規模等限制性條件,根據新技術新產品(服務)的應用特點,按照簡單易行的原則制定認定標準。簡化對申報材料的要求,減輕申報單位的負擔?!掇k法》還將經認定新技術新產品(服務)的有效期由原來的一年延長至三年,避免頻繁重復認定。
三、《辦法》的主要內容
(一)概念界定
從產品(服務)的技術來源、技術水平、權屬情況以及質量可靠性、市場前景等對新技術新產品(服務)做了界定。
(二)支持政策
規定經認定的新技術新產品(服務)可享受政府采購和推廣應用等政策支持,納入面向全國的新技術新產品(服務)采購平臺進行推廣應用。
(三)組織實施
成立由市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質監局、中關村管委會等部門組成的認定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由市商務委、市交通委、市環保局、市水務局等主要應用需求部門以及各區縣政府參加,定期通報情況,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共同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服務)應用。
(四)認定條件
主要從產品(服務)是否具有技術先進性和創新性、技術是否成熟、質量是否可靠、是否具有潛在經濟效益,以及是否符合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要求和節能減排技術標準、是否具有價格優勢等做出規定。
(五)認定程序
認定程序分為單位申報、專家評審、認定小組認定、公示、頒發證書等環節。
(六)認定管理
建立動態淘汰機制,鼓勵申請單位持續創新,規定新技術新產品(服務)自認定之日起有效期為3年,到期后其認定資格自動失效。申請單位可重新申請認定,符合條件的核發新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