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項名稱】居民其他分類所得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
【設定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2.《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申請條件】居民個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但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或者有扣繳義務人但未扣繳稅款的,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應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規定,在在取得所得的次年6月30日前就其個人所得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并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辦理材料】
序號 |
材料名稱 |
數量 |
備注 |
|
1 |
《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 |
2份 |
||
2 |
個人身份證件 |
1份 |
查驗后退回 |
|
有以下情形的,還應提供相應材料 | ||||
納稅人存在減免個人所得稅情形 |
《個人所得稅減免稅事項報告表》 |
1份 |
||
有對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 |
《個人所得稅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扣除明細表》 |
1份 |
||
辦理股權轉讓納稅申報 |
股權轉讓雙方身份證件 |
1份 |
查驗后退回 |
|
計稅依據明顯偏低但有正當理由的證明資料 |
1份 |
|||
股權轉讓合同(協議) |
1份 |
查驗后退回 |
||
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凈資產或土地房產等資產價值評估報告 |
1份 |
? ? 【辦理地點】
1.可通過辦稅服務廳(場所)辦理,具體地點可從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網站“納稅服務”欄目查詢。
2.此事項可同城通辦。
【辦理機構】主管稅務機關
【收費標準】不收費
【辦理時間】即時辦結(辦稅服務廳(場所)的辦理時間可從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網站“納稅服務”欄目查詢)。
【聯系電話】主管稅務機關對外公開的聯系電話,可從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網站“納稅服務”欄目查詢。
【辦理流程】
【納稅人注意事項】
1.納稅人對報送材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承擔責任。
2.文書表單可在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網站“下載中心”欄目查詢下載或到辦稅服務廳領取。
3.稅務機關提供“最多跑一次”服務。納稅人在資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前提下,最多只需要到稅務機關跑一次。
4.經過實名信息驗證的辦稅人員,不再提供登記證件和身份證件復印件等資料。
5.納稅人有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應當在注銷戶籍前,結清欠繳或未繳的稅款。納稅人存在分期繳稅且未繳納完畢的,應當在注銷戶籍前,結清尚未繳納的稅款。
6.納稅人在注銷戶籍當年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的,應當在注銷戶籍前,申報當年上述所得的完稅情況,并報送《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A表)》。
7.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在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1)受讓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
(2)股權轉讓協議已簽訂生效的;
(3)受讓方已經實際履行股東職責或者享受股東權益的;
(4)國家有關部門判決、登記或公告生效的;
(5)股權被司法或行政機關強制過、以股權對外投資或進行其他非貨幣性交易的、以股權抵償債務或其他股權轉移行為已完成的;
(6)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有證據表明股權已發生轉移的情形。
8.個人轉讓不動產的,稅務機關應當根據不動產登記等相關信息核驗應繳的個人所得稅,登記機構辦理轉移登記時,應當查驗與該不動產轉讓相關的個人所得稅的完稅憑證。個人轉讓股權辦理變更登記的,市場主體登記機關應當查驗與該股權交易相關的個人所得稅的完稅憑證。
9.當納稅人既存有優惠減免,又存在非居民享受稅收協定待遇減免時,納稅人可以選擇優惠度最高的享受減免進行申報。
10.個人辦理公益捐贈扣除的,應當在申報時一并報送《個人所得稅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扣除明細表》。個人應留存捐贈票據,留存期限為五年。
11.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的納稅人,在減稅、免稅期間,應按規定辦理納稅申報,填寫申報表及其附表上的優惠欄目。
12.居民個人來源于中國境外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以下稱其他分類所得),不與境內所得合并,應當分別單獨計算應納稅額。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需要辦理自行申報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報送《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B表)》《境外所得個人所得稅抵免明細表》。